辽宁沿海海洋生态修复,把蓝色还给海洋
辽宁沿海位于黄海和渤海的北端,这里有丹东大鹿岛、锦州湾、大小凌河口、盘锦大凌河口等丰富的地理环境,有海岛滩涂、滨海湿地等典型的生态系统,还是东北亚候鸟迁徙的国际通道,同时也面临着海域开发及自然灾害导致的滨海湿地占用及受损、岸滩岸线损毁等海洋生态环境问题。2020年,辽宁省一口气部署了十余个海洋生态修复项目,通过拆除平整养殖围堰及清理其他构筑物、疏通潮沟等措施,修复滨海湿地,实现海洋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把蓝色还给海洋。
大凌河是辽宁西部最大的河流。以大凌河口为界,东侧是盘锦,西侧是锦州,两侧同时开展滨海湿地生态修复。
盘锦市自然资源事务中心生态修复科副科长孙大志介绍,大凌河口东侧的综合整治修复项目可以说是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嘴鸥“量身打造”的。因为黑嘴鸥喜欢在具有稀疏植被的海岸环境筑巢,还经常在栖息地四周的潮沟上方来回巡视、伺机俯冲捕食,所以在大凌河口东侧的黑嘴鸥繁殖地实施了疏浚潮沟工程,可以整体恢复黑嘴鸥保护区水文动力环境,“就像护城河一样把黑嘴鸥繁殖地保护起来了。”同时还实施了底栖生物增殖,为黑嘴鸥提供食物,恢复碱蓬植被,营造出适宜的筑巢环境,让黑嘴鸥在一年一度的繁殖季节安心归来。
锦州大凌河口黑嘴鸥繁殖地
在大凌河口西侧,锦州凌海市自然资源局按照辽宁省政府有关要求,实施大凌河口生态修复项目。凌海市自然资源局海洋办主任张慧延介绍,大凌河口生态修复项目从2020年4月起开始施工,开展了潮沟疏通、微地形改造与芦苇种植,逐步改善海堤和河口滩涂湿地的生态环境质量。
张慧延很关注海堤的生态防护功能,“现有海堤的块石和填土裸露,破损较为严重,且海堤结构功能单一,生态性较差。”为此,他申请了“锦州市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项目”,采用科学的海堤生态化改造措施,修复受损的岸线岸滩,恢复海岸带生态防灾空间,重建绿色海岸。
如今的大凌河口,不时有鸟类在滩涂上觅食,在翅碱蓬草中栖息,越来越多的野生珍禽被吸引来湿地“安家落户”,渤海湾更添光彩。
大鹿岛位于我国绵长海岸线的最北端,海岛面积6平方公里,四面环海、植被繁茂。这里海产丰富,居民世代以捕鱼为生。去年以来,丹东市及东港市全面推进修复近海生态环境,启动了“蓝色海湾”整治行动,聚焦大鹿岛、獐岛两岛周边海域滨海湿地资源恢复。
今年49岁的张宗义是土生土长的大鹿岛村村民,他在岛上出生、上学、办企业,如今还是一名村干部。在“蓝色海湾”整治行动中,他因动议拆除大鹿岛海参养殖圈,遭到了村民们的反对。
反对拆除的人说:“我们村纯渔民住户占了总户数的1/3,大小渔船近200艘,若把海参圈改造成船只避风港,不是更好吗?”还有人在算经济账:“海参圈内养殖的海参、基围虾、海螺等,经济价值非常可观,拆除海参圈相当于村企每年少收入几百万元,这可不是小数目!”也有人对职工安置表示担忧:“海参圈现有职工十多人,拆除以后这部分职工的就业怎么办?就业是保障民生的大事,应当慎重考虑。”
丹东市大鹿岛海湾
在张宗义的记忆里,小时候挽着裤腿,从岛边走下滩涂,随手就可捡到梭子蟹,黄蚬、文蛤也随处可见。大鹿岛上的村民知道,这是因为“山不转水转”——海流绕着海岛转,为这片海域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营养物质,才引来众多海洋生物在此繁衍生息。
20世纪90年代,一条长约3500米的海参养殖围堰在岛屿南侧圈起了700亩海域。从此,村民们熟悉的“转山流”不见了,海岛周围海洋环境不断恶化,垃圾、贝壳大量沉积,海底底质逐渐板结、硬化,不再适合贝类等底栖生物居住。
和村民们一样,张宗义不是没有过疑虑,但他认准了一个道理:生态建设是大鹿岛当前发展迫在眉睫的大事,也是未来发展规划的主线。拆除海参圈看似每年少收入几百万,但生态保护与修复是难得一遇的好政策,蓝色海湾工程更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好项目。村里三大支柱产业——旅游业、养殖业、捕捞业——全部依赖于生态修复和保护成果。
“海参圈现有人员由岛上企业单位按需、按类吸纳,保证原有职工利益不受损,这是必要条件。”“拆除海参圈,有助于恢复近岸水动力,改良海洋生物栖息环境,给大鹿岛村带来的巨大社会效益和价值是无法估量的。”讨论会上,张宗义发自肺腑的一席话,给村民们吃了颗定心丸,不能只看眼前利益,更要着眼长远发展。
东港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丛树玉介绍,大鹿岛“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包含了滨海湿地生态恢复,滩涂及浅海生境修复,海岛近岸水动力恢复,海岛植被生态保育,保护区生态环境监测预警能力建设等5项工程。
岛上的村民期盼着,随着滩涂及浅海生态环境逐渐恢复,往日的“转山流”能够重现,留住这片美丽的蓝海。在丛树玉看来,“蓝色海湾”工程仅仅是一个起点,他还惦记着解决岛体风化和海浪侵蚀问题,正会同专家研究修复海岛植被,誓将生态建设进行到底。
渤海综合治理是一场攻坚战,盘锦“退养还湿”暨“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堪称攻坚战中的攻坚战。
这看起来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2020年5月,盘锦市仅仅用了半个月不到的时间,实施了“围海养殖退出恢复海域原状”专项执法行动,退出养殖户574户,退出围海养殖面积6.29万亩。加上2015年先期退出养殖并恢复的2.3万亩滨海湿地,盘锦共计清理平整围海养殖总面积达8.59万亩,新增自然岸线17.6公里,完成了全国最大的“退养还湿”单体工程。
盘锦市红海滩湿地
作为辽宁省面积最小的地级市,盘锦自然湿地面积占到了土地面积的一半,其中滨海湿地面积达392平方公里,是这座城市最为宝贵的生态财富。20世纪80年代以来,辽宁省内外一些海参养殖户来到辽河口大量从事围海养殖,“裤裆沟”“三道沟”等众多养殖区域由此形成,1200余个养殖池星罗棋布,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呈现“碎片化”。同时,违法用海、非法经营乱象丛生,已成为盘锦民生之患、民心之痛。
2015年,为了守住“最美湿地”这一金字招牌,盘锦下定决心启动“退养还湿”,当年便清退围海养殖2.3万亩。盘锦市自然资源局局长袁宏志介绍,前期退出的多为国有、乡镇所有的养殖场,但随着工作推进,“个体养殖户利益关系复杂,考虑到海参养殖周期性特点,退养还湿进程放缓”。
清退围海养殖后的盘锦湿地
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当下,盘锦没有再给自己留退路。2020年4月,盘锦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和由自然资源部门等11个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组,在一系列缜密周详的清退方案中,联合执法组化解了养殖户们的抵触情绪,依法依规、合情合理推动“退养还湿”。最终,整治区域内所有养殖设施全部拆除,所有养殖户全部退出,恢复海域原状专项执法行动全面告捷,为长达30多年的围海养殖历史遗留难题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如今站在养殖区内,那些高约3米、长约五六百米的池塘围堰已不见踪迹,剩下的工作就要交给海洋和时间。人们相信,扎根在红海滩的不仅仅是碱蓬草,还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
来源:i自然全媒体
摄影:王自堃、董欣
视频:董欣
●省自然资源厅召开“带头抓落实、善于抓落实、层层抓落实”专题党组会